近日,一辆满载着超1000箱进口冰淇淋的TIR运输车辆缓缓驶入国际公路运输沈阳近海诚通集结中心,在沈阳海关所属辽中海关关员的监管下有序完成验核封志、开箱、查验等流程。这是第一辆进入该中心的进口货物TIR运输车辆,标志着辽宁省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首次实现进出口双向贯通。
TIR是国际公路运输系统的简称,该系统是在联合国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物运输海关通关系统,已成为继空运、海运、铁路运输之后的“第四物流通道”。持有TIR证的车辆可在各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,全程“一次申报、一车直达”,在边境口岸进出境时只需核对TIR单证信息,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误可免去开箱查验,有效减少货物在口岸换装及理货时间,降低企业运输成本。
“这是我们第一次用TIR模式进口冰淇淋,这种运输模式与海运、火车运输相比,耗时更短,比空运运输成本更低,实实在在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物流成本。”辽宁中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倪莎莎表示。
为加速提升跨境物流综合承载能力,辽中海关持续推进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高质量发展,着力在“优服务、快通关、强监管”等方面下功夫。“我们加强对境内外企业申报工作的指导,认真验核TIR电子申报信息,确保数据准确性,不断优化TIR查验监管放行工作流程,提高货物检查作业规范性,提升企业对TIR业务的应用体验。”辽中海关监管三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
同时,该关还与满洲里等口岸海关建立了长效联络机制,动态跟进车辆出入口岸时间,提前核对电子申报信息,确保TIR车辆顺利进出境,并在车辆到达集结中心后快速验核封识,即时完成查验等后续工作,实现TIR车辆“随到随放”,缩短通关时间60%以上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以来,辽中海关共监管进出口TIR运输车辆91辆次,货值3595.3万元,均处于全国前列。
下一步,辽中海关将持续依托综合保税区、TIR国际运输集结中心区位优势,拓线路、快通关、优服务,降低TIR模式下进出口双向成本,结合“智关强国”行动做好基层海关微创新,提升通关时效,以高水平的海关监管促进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