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蛇年春节刚过,全国各地立刻切入‘开工模式’。记者走访多地发现,不少外贸企业聚焦新市场、新业态、新产品,抢抓机遇开新局,外贸新动能正在加速培育。”(据2025年2月14日央视新闻)。当前,全国各地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开新局,让“中国好产品”乘风破浪“出海”,为中国外贸赢得了宝贵的市场先机。
开足马力生产,按时交付订单,外贸出口按下“快进键”。春节后,各地外贸企业迅速恢复生产,铆足干劲抢订单,确保产品及时交付海外客户。在湖南怀化的一家竹木制品有限公司,员工们正在紧张地赶制一百多个海外订单,工期排到五月底左右;江苏南京的一家电网设备制造企业,马力全开生产出口设备。这家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新材料和技术,成功将“小”商品闯入海外“大”市场。在重庆铁路口岸,一批“重庆造”汽车正有序装箱,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。这些中国外贸企业生产场景热气腾腾、物流运转紧张有序,繁忙的景象见证了中国外贸“加速跑”,成为中国外贸开年按下“快进键”、企业积极“出海”抢占国际市场的生动写照。
融合发展模式,拓展市场空间,外贸企业海外“拓新路”。近年来,新兴市场逐渐成为中国企业“出海”的热门目的地,春节后各地外贸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会、搭建跨境电商平台等方式,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,为中国制造“走出去”开辟了新路径。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——义乌国际商贸城,春节后外国客商纷至沓来,在这里探寻最潮流的 “中国好货”,来自哥伦比亚的卡特琳娜开出了新春 “第一单”。各地也纷纷出台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,江苏、广东、河南等省提出 “跨境电商 + 产业带”发展模式,广西和重庆加速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,四川提出建设国家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数字服务 “出海”。通过这些新政策、新举措,外贸企业能接触到更广阔的消费群体,拓展业务版图,提升中国外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。
科技创新研发,拉动增长引擎,外贸发展注入“新动力”。科技创新是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核心。各地外贸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。2024年,中国外贸“新三样”——电动汽车、光伏产品、锂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30%,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。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,其生产的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%,通用人形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超一半的国家和地区。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这些高科技企业,加大研发投入,掌握核心技术,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,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,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出了贡献。
蛇年抢先机,外贸“开门红”。眼下,蛇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半,中国外贸企业正以“开局即冲刺”的姿态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,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。在新的一年里,随着更多稳外贸政策的落地实施,中国外贸必将乘风破浪,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劲力量。
责任编辑:程黎莉 转自:苏州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