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6日,亚马逊全球开店联合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与亿邦智库发布《韧性重构—2025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趋势报告》(下文简称《报告》),研判跨境电商供应链未来三年行业走向,解析出海过程中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的四大现实痛点,提出全球化韧性供应链创新模型,助力中国卖家破局而上。
全球贸易环境深刻变革背景下,《报告》基于产学研融合视角研究,聚焦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物流全流程管理,前瞻性研判未来三年行业发展趋势。
基于行业发展沿革,《报告》全景梳理中国跨境电商供应链从“运”、“仓”、“配”到“链网”四大阶段发展历程,深刻揭示了供应链从单一的物流支持角色,质变跃迁为驱动全链路高效协同的核心服务枢纽。
融合行业洞察与一线商家调研,《报告》提出“全球化供应链韧性网络”创新模式,为出海商家在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环境下破局突围,提供从战略布局到落地执行的全维度解决方案。
全球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,高效履约已成为撬动消费者线上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,商家需要构建更敏捷的交付体系,持续提升配送时效,快速响应消费者体验升级需求。
为满足消费者对配送时效不断提升需求,供应链物流服务商需积极布局全球仓储网络,为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送提供基建保障。
供应链成本成为影响商家利润的重要变量。随着行业走向“流量驱动”与“供应链决胜”并重的新阶段,高效履约不仅能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利润,更能以稳定可靠的交付体验反哺产品创新驱动业务增长。
为精准捕捉跨境电商供应链真实需求,亿邦智库开展商家调研,基于300多份有效问卷,从稳定可靠、按时履约、库存管理及提质增效四大维度进行深度剖析,系统呈现供应链运营真实痛点,为破解行业瓶颈、构建基于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奠定基础。
全球贸易环境波动背景下,50.8%的商家缺乏本地备货能力、多数商家表示需要化解单一市场风险;同时,清关政策变化且流程复杂带来不确定性,如何构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?
在头程运输环节,分别有65.5%和63.8%的商家受运输时效不稳及运输成本波动困扰;在尾程配送环节,分别有65.5% 和61.9% 的商家面临延迟交付及本土化服务能力不足等痛点,如何提升履约效率?
仓储运营中,62.5%的商家因缺少高效的分仓策略导致库存成本高企,同时,滞销积压风险影响资金周转与市场响应效率,如何高效管理库存?
71%的商家认为服务商分段式管理或使信息不透明及协同效率低,69.1%的商家表示亟需流量扶持提升新品曝光度和转化率,46.6%的商家表示退换货处理效率低,如何最大程度降低供应链综合成本提升利润?
在“链网”创新主导的供应链发展新阶段,供应链物流企业需系统性构建“全球网络布局、区域服务网格化、端到端数智化、增值效益扩大化”四大核心支柱,构建全球化韧性供应链网络。这一路径直击商家在运营中的实际痛点,形成从战略到执行的全维度解决方案。与此同时,报告通过深度拆解亚马逊四个典型商家的出海实践,具象化印证了该路径的实践可行性与操作有效性。
(1)更广泛的市场布局:
实践案例1:TAILI公司使用AGL(亚马逊全球物流)显著降低物流成本,提升清关效率。
(2)更高效的履约配送:
(3)更智能的端到端服务:
实践案例2:BSQ倍思奇集团通过AGL+AWD(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)+FBA(亚马逊物流)提升协同效率。
实践案例3:Phomemo喜文创新科技公司借助AWD智能分仓节省FBA入库配置费近RMB 40万元。
(4)更见效的业务增长:
实践案例4:FBA助力巨星科技集团打造高人效、高时效、高转化的供应链竞争力。
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是指通过整合全球物流、仓储、清关、运输、履约等全链路资源,为商家提供覆盖跨境电商出口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体系。在此体系中,综合类服务商聚焦全球仓储布局及运输方式资源整合,细分类服务商则深耕垂直场景,两者通过协作形成互补生态,为商家高效布局全球市场提供有力支撑。
通过物流服务商输出轻量化、模块化的服务产品,中小商家无需自建物流团队,即可高效接入全球化资源网络,按需调用适配自身需求的服务模块,可将人力与资金聚焦于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,显著降低企业出海门槛。
通过仓储机器人集群调度、AI需求预判与爆品识别及动态优化配送路线,最终形成“仓储—决策—配送”全链路智能化闭环,助力商家精准调控库存、持续打造爆品、稳定履约时效、降低运营成本。
商家通过物流服务商提供的绿色包装及低碳运输方案,既能满足海外合规要求,又能契合消费者环保偏好,更能将其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,成为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能。